今日苏州2020-11-13 02:46:26
有人说,亦舒的“理想生活”太理想。
我们在外奋斗拼搏,无非不就是为了吃好、穿好、住好,给家人一个锦衣玉食的生活吗?
我们在外砥砺前行,无非不就是为了工作晋升、拾级而上,到达人生巅峰吗?
于是,我们踏上北上广。
一切从你选择留在中国最发达的城市开始。
社会学家郑也夫说:“人生不外乎在追求三种状态:舒服、刺激、牛B。”
其实也是一道城市选择题:皆因年轻的你,爱冒险胜过爱安逸,爱牛B胜过爱舒服,自愿进入人生愿景最诱人、生存逻辑又最残酷的一线城市。
你成为“北漂一族”,你甚至比其他北漂族幸运,你进入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,刚毕业的时候,觉得自己特牛逼,别人问起你在那里工作,你总是漫不经心云淡风轻地回答“三里屯儿”。
儿化音一定要发得流畅优雅,标准到堪称普通话一级甲等,暗示自己丰富的北京生活经验,透露出一种一线城市精英的风范。
一年以后,你发现,你每天每天加班到9点以后,得到的回报居然连个睡觉的地方都快保障不了,你开始觉得自己活得没有尊严。
你在魔都安定下来,怀揣着梦想,虔诚地奉上青春和热血。我们不停地面试,期盼着总有一份工作能让你大展宏图。
在上海,你发现这里的一切都那么international。在这里生活,你会变得modern。
工作三年下来,你发现,上海有那么多的高楼和大厦,很可惜,没有一间小房间是属于你的。
望尘莫及的房价和存款上的数字,让你第一次有了逃离的念头。
你来到广州打拼。你发现这里经济繁华、人口密集。
你的公司在珠江新城的某个甲级写字楼里,每天化着精致的妆、穿着得体的衣物穿梭在各种高级的饭局。
在汹涌的人群中,你依然有挤不完的公交地铁。
光鲜亮丽的背后,是道不尽的酸楚。在这个不夜城,你永远有加不完的班,永远披星戴月。
然而,哪个打拼的人不辛苦?我们也不否认有些人突出重围,获得了他们想要的生活。
只是,大都市闪闪发光,机会多,压力大,不一定为你而备。
要生活,还是要大都市?其实你可以有多项选择的。
先说说今日君身边几个真实的故事吧。
1
我的一位好朋友,从高中到大学一直是同学。大学时候,他谈了个男朋友,男方家里来自北方三线城市的一个农村。
临近毕业,和所有情侣一样,面临劳燕分飞的抉择。
以两人家里的情况,不论是留在大学所在的城市,还是来苏州定居,要买房,都是不太可能的。
而我朋友,毅然决然随对方去老家,也是不可能的选项。
这不是人性的自私,爱情里,总有一方要为对方妥协。
我朋友的父母自然也是极力反对。
本以为年轻的心经不起考验,爱情或许就要画上休止符。
然而毕业后,他们先是分隔两地,两人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,努力地工作。
周末的时候,男方坐两个小时的火车来苏州。平江、山塘、苏州园林、甪直、金鸡湖畔、独墅湖边,都留下他们为爱而勇敢的身影。
没几年后,两人结婚了,在尹山湖边买了房子。婚礼没有钻戒,没有盛大的婚宴,她半开玩笑地和我说:“我们还要还房贷,钱能省都省了。”
结婚的时候,我去参加了他们的婚礼。
新郎对我说:“每个星期五,我下班后,急急忙忙赶来苏州,有时候加班,到了苏州,已经是半夜。周日下午又要匆匆忙忙地赶回去,真的很累。但每次和她走在苏州的街上,听着她家乡吴侬软语的声音,虽然我一句话也听不懂,但就是觉得莫名地亲切和心安。”
“和她一起逛书店,吃那些我在北方不曾吃到过的小吃,有一次,看到在独墅湖边拍婚纱照的情侣,我坚定了要走下去的决心和勇气。”
如今,他们依旧在为还房贷,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。逢年过节,他们依然要为抢一张火车票赶回男方的老家而灰头土脸,但他们是我看见的,关于幸福最美的样子。
我想,一定是苏州这座城市,她恬淡优雅,不疾不徐,给了他们这段异地恋一个容身之所。
苏州给予他们的,他们也必将用自己的努力来回馈。
我以前公司的一位同事兼搭档,虽然年长我好几岁,却特别聊得来。
他让我明白,即便背负压力,也要从容不迫,乐观向上。
这位同事和他妻子都是大连人。在印象中,大连是一个浪漫的城市,大陆和海洋兼具,可他们就那样放弃原本可以少奋斗十年的安逸生来,毅然来到了苏州。
只因为她的妻子说,她最爱的城市是苏州。
她觉得,苏州的一面是繁华,一面是古老。自成一体又不矛盾。很少会有一个城市融合得如此浑然天成。
于是,他们在毕业后跟随学校的招牌团队一起来到了苏州一个镇上。
一开始,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也不过3000出头。住在公司分配的公寓里,在外人看来,这已经是不错的待遇了。
但是他始终想给她一个真正的家。
我这个同事,平日里看上去“老不正经”,似乎没什么烦心事,却在我离职前的聚餐上,微醺时告诉我:“跟着我这么多年,她从来没抱怨过,但我始终欠她一个家。”
现在,他们早已在苏州湾买了房子,把大连的父母都接了过来,他们所在的公司也出现在了前几天发布的世界500强榜单上。
他们的未来一片美好。
可我知道,在苏州的这些年,他们一定黯然神伤过,后悔过,但最终他们坚持了下来,一定是苏州这座城市,包罗万象,精致从容,最终没有辜负他们的选择。
很多时候,生活不是狗血的8点档,也不是好莱坞式的英雄传奇,而城市则像是一面镜子,映照出我们真实的人生。
在苏州,这里的一切都刚刚好。
晓市花声,街角邻里,最苏州的生活总在街巷里。
这里没有车水马龙,没有霓虹万丈,却独有一份美好。
生活在苏州,闲暇之余,去那些老街小巷走一走,总觉得生活竟那么不食人间烟火,又充满烟火气息。
清风微拂的早上,阳光熹微,晨鸟叽喳,从梦中醒来的老街坊们出门了。
取上一份早报,来到茶室,点上一杯清茶,再叫上一些走街串巷的小贩卖的小吃,慢悠悠的消磨一上午的时光。
苏州人们善良温柔,一开口就是软糯的方言,让人倍感亲和。
他们充满活力,热情友好,在你需要帮助时,总会有人向你伸出援手。
你随便在那条巷子里走一走,迷了路,问巷子里闲庭信步的阿婆阿爹:XXX在哪里?怎么走?”
他们总是会操着地道的苏州口音,仔细地告诉你路怎么走。遇到特别热情的,还会直接给你带你过去。
走在那些青石板小路上,骑着自行车穿过巷子的男人,五六个围坐在门口聊家常的一家人,弯着腰拾掇墙根花草的阿爹们,闲话家常的阿婆们,在你身旁来来往往。
上学时候骑自行车穿弄堂的记忆像一杯老酒,在你的鼻尖、眼前弥漫开来。
你会暂时忘记工作的压力,和身在异乡为异客的落寞,你突然觉得,你和这个城市融为一体。
走累了,在街头的小吃店里买块海棠糕,看对岸的老街坊邻居,倚在自家门前唠嗑。
她们总是有那么多的话说。好像这个城市的压力都与他们无关,唯一和他们产生关联的,就是生活的琐事。
那一刻,你突然爱上这座城市的安逸和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慵懒。
慢生活的步调,让你有了归依感。
在苏州的选择可以是随心所欲的,你可以去人流涌动的山塘街、平江路去感受苏州的灰砖黑瓦,与世无争,可以去世界文化遗产名列的苏州园林体会“咫尺之内再造乾坤”的恢弘和大气。
你也可以在心烦气躁的时候,去寒山寺听安心的诵经声,你也可以去古城门走一走,用脚步丈量苏州厚重的历史。
你也可以不随大流,去丁香巷感受诗人戴望舒笔下的雨巷,你艺圃、耦园偷得浮生半日闲,于无人处卸下沉重的枷锁,醉心于江南建筑的精髓。
……
苏州的四季分明,在花开花落的四季里,你第一次,觉得离繁华和压力那么远,离真实的自己那么近。
有人说,苏州,是儿时的天堂,青年的向往,中年的守望,老年的暖炕。
有人说这样的生活不思进取,然而,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千种对生活的诠释。
生活,慢一点,不好吗?
你在苏州呆的久了,就会发现,苏州是一本混合历史韵味和现代气息的书。
翻开这一页是枕河人家,翻开另一页又是繁华的都市。
令人赞叹的是,枕河人家和繁华都市有时仅仅才隔了一条马路。
在苏州,你能感受到大都市的繁华,但除了上下班高峰期,它的交通并没有那么堵。
苏州作为第一个拥有轨道交通建设的地级市,它的交通四通八达,未来的苏州地铁网络更将迎来大爆发,9条城市地铁线+6条市域S线,未来出行将会大大方便。
苏州的地铁分流,你不用在拥挤的人潮中被挤得形象全无。
苏州的就业机会很多。
除了转型升级的传统产业,这里还有人工智能、软件开发、集成电路设计、数码娱乐、纳米产业、医疗器械、汽车零部件产业等高新产业。
园区的苏州国际科技园,这里有微软、苹果、甲骨文、惠普、同程网络科技、华为研究院等。
金鸡湖周围,更是集聚了很多的金融、互联网公司。
新区的苏州科技城。这里也有很多高端的企业,阿里巴巴、中国移动研发中心……
下班,你可以去金鸡湖、独墅湖边散散步,可以去去太湖边看日出日落,夕阳下总有牵手的一对对。
你也可以李公堤看灯火阑珊的夜色,近距离看看这个繁华的城市。
周末的时候,约上朋友,三五成群,圆融星座、永旺、久光、新光天地……总有一处,能满足你的购物欲。
在苏州,我们不用在朋友圈每天见面,也不必一期一会,大学的朋友,一起来苏州奋斗的,哪天兴致来了,下班随时可以小聚一场。
我们长聚,短聚,工作的压力再大,朋友之间的距离很短。
繁华,不一定是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,也不一定是别人无法企及的生活,繁华,是内心的一种笃定。
在苏州,一切繁华的刚刚好。
海明威曾在《流动的盛宴》中写道:“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,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,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。”
苏州不是巴黎,苏州甚至在很多人眼里,不过是小家碧玉的一座古城。
但是我相信,当很多人年老的时候,回忆自己的一生。
一定不会后悔在苏州打拼过,爱过,被爱过。
今日苏州(ID:suzh512) 文字为今日君原创!
商务合作:13818020688
▼点击“阅读原文” 感受不一样的苏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