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手plus2021-01-01 23:38:11
:这篇文章是我们学生的孩子写的(可想而知我们的群众基础有多大!)从用户的角度讲了关于 A6300 和 A7II 在使用上的感受,我觉得还蛮客观和中肯的。
如果各位网友有兴趣提笔写点与摄影有关的内容,也欢迎发邮件投稿到邮箱:3244707663@qq.com
作者:板板熊呢
微博:@板板熊呢
买A6300的时候,笔者计划是在有A7R II以外,能多一台对焦连拍都能牛的相机当副机拍拍运动赛事啥的。然而非全画幅永远是发烧友的心病,二手 A7 II 的价格也不是那么高高在上,所以我们这次不止有索尼 A6300 的初体验心得,还要拉上 A7 II,一起讨论一下哪儿台相机才是最适合你的选择。
索尼A7 II VS A6300 (全画幅vs APS-C)
1. A6300 在做工和操作上都不及旗舰款的 A7II ,缺乏自定义按键和拨轮很影响操控
2. A6300 虽然没有机身防抖,不过 4K 视频,4倍 1080p 慢动作都是同级别机型所没有的,并且视频中追焦更准确,也更顺滑
3. A6300 有每秒11张的极限连拍速度,以及每秒3张的静音连拍,都是相当实用且牛叉的功能
4. A6300 在白天阳光充足的时候,追焦非常优秀,相位对焦点覆盖全屏,对于 A7II 来说有一些优势(速度以及范围都有优势,笔者觉得完全媲美单反)
5. A6300 虽然是 APS-C 的感光元件,但宽容度还是很好,1.5x 的镜头系数在用长焦的时候会有很大优势
6. 一些购买建议
其实这也是定位造成的,A7II 好歹是旗舰机身,所以说机身性能好过 A6300 一点也不奇怪。只是对于用惯了 A7II 的人来说,A6300 少了曝光补偿转盘,少了一个食指拨盘,还少了俩自定义按键就让人很不习惯了。许多设置要有所取舍的自定义,更有一些只能放在 Fn 第二层快捷键菜单里了。
撇开产品定位,机身的“大”,给 A7II 带来很多优势。比如正前方这个食指波轮,A6300 就没有。并且不管是手大还是手小,A7II 更深更厚的手柄都能提供更加优秀的握感。
背部,两个相机都有拇指拨盘,A6300 和第一代 A7 是类似的设计,更宽一些,笔者觉得更好拨动,但 A7II 的显示屏更大,并且多一个自定义按键。
顶部差距就更加明显了,A7II 比 A6300 多一个独立曝光补偿转盘,而且又多一个自定义按键。
底部,A6300 存储卡和电池装在同一个地方,A7II 则有单独的 sd 卡卡槽,虽然笔者并不介意这个。
哦对了,A6300有一个可以跳闪的内置闪光灯,挺小巧可爱的,有,总好过没有。机身差异差不多就是这些了, A7II 毫无悬念的胜出,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只有 A6300 才有的实用功能。
虽然 A6300 并没有像 A7II 搭载机身防抖这种在拍视频中非常有用的功能,但在拍视频的时候,A6300 的追焦明显更顺滑,也更加智能,所以对于喜欢拍视频的非专业玩家(不喜欢视频手动对焦的人),又或者记录宝宝生活的宝妈宝爸来说是很实用的,并且在这个价位,有这种硬指标视频参数,性价比挺高。
虽然有4k和HD慢动作视频,但没提供机身防抖有点可惜
第二,最高每秒11张的连续拍摄
这个其实没什么好多解释的,11fps,就是为了弥补 A7 系列连拍速度不够的短板,同时也是笔者买 A6300 核心原因之一,至于到底能带来多少优势,笔者会在月底拍航展的时候更深度的体验一下,回来再告诉大家,请大家持续关注。
第三,最高每秒3张的静音连拍
其实笔者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喜欢静音拍摄这个功能。 就是让相机用全电子快门拍照,完全不发出任何声音。虽然初代 A7S 和 A7R II 有这个功能,但都只能单次拍摄。A7S II能连拍,但无奈追焦又不是那么好,所以可用性低了一点。
相比之下,A6300 既有强大自动对焦的支持,还能连续静音拍摄,显得非常牛。这个功能在一些对声音比较敏感的拍摄环境,如扫街,教堂,又或者演唱会等等,真心好用。
第四,总体更优秀的自动对焦
A6300 的自动对焦到底怎么样?简单来说,恩,的确挺好用的。在白天光线充足的时候,配上满屏幕跳动的相位对焦点,看起来真的很过瘾,而且合焦非常精准,笔者看到有一些轻微模糊的照片,大部分都是因为手抖(缺乏机身防抖)造成的。并且在合焦速度上,(感觉上)轻微优于A7 II,应该能和 5D III 这类单反相机速度持平。快速抓拍完全不在话下,搭配连续静音拍摄,总体来说是非常适合扫街。
快速抓拍不在话下
器材:索尼 A6300 蔡司 35mm f1.4
参数:iso100 35mm f1.4 1/4000s
逆光追焦一个跑动的小孩,完全没问题
器材:索尼 A6300 蔡司 35mm f1.4
参数:iso100 35mm f1.4 1/4000s 静音连续拍摄
后期:拉暗部降高光,剪裁重新构图,加暗角
弱光环境中,笔者将洗手间的门关上,唯一的光源是从门缝透进来的,拍摄环境自动参数给出的是0.4秒,光圈f4,iso6400,算是一个非常暗的地方。这种环境下,笔者肉眼都看不清,相机居然能合焦(有时候会有点挣扎),但不管是 A6300,还是 A7II,不管是中心还是边缘,两台相机都可以顺利合焦。不过这个只是初步使用感觉,但笔者觉得两者暗部对焦能力是旗鼓相当的。
器材:索尼 A6300 蔡司 35mm f1.4
参数:iso250 35mm f2 1/60s
低感光度画质就不说了,该有的细节都有。色彩的话,和索尼自家 A7R II保持一致,可以说是无缝切换。相比 A7II 的话,A6300 的白平衡更准确一点。
不过,APS-C 就是 APS-C,画质是不可能好的过全画幅的,这点不用多期待。在提亮暗部,或者使用高感的情况下,噪点水平和全画幅传感器还是会有点差距。
器材:索尼 A6300 蔡司 35mm f1.4
参数:iso4000 35mm f1.4 1/250s
小图可能看不清,iso4000 的时候,画质比全画幅粗糙很多。
但是,索尼就是索尼,宽容度永远都在那,暗部就是保留的住细节,提亮以后噪点控制还是会比佳能的好不少(笔者自己用佳能 5D III 的,懒得被说是黑)
器材:索尼 A6300 蔡司 35mm f1.4
参数:iso4000 35mm f1.4 1/250s
暗部提亮,色彩,细节都在。
至于1.5x的镜头系数,这本身就是笔者买这台相机的原因,因为能“赚长焦”,但具体还是让笔者拍一场运动再总结给大家吧。毕竟这只是初体验。
对于 A6300 来说,笔者最先想打上的标签是“1dx mini”,因为从参数上来说,它真的很接近一些单反旗舰。但是,因为缺少自定义按键以及两个重要波轮,操控没有那么方便的 A6300 注定只能是一台速度很快的微单而已。虽然有点消极,但笔者并不是说 A6300 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。
如果你有一台 A7R II,想添多一台备机,那 A7II 就只能是双机不用换镜头的选择。A6300则可以提供 A7R II 所没有的高速连拍,1.5x 赚长焦等等优势。
如果你对视频画质有要求,但又没有那么高预算上 A7R/S II,那么 A6300 可以在这个价位提供4k视频,1080p慢动作,平滑自动对焦的同时,还是一台很不错的静态图片相机。
如果你平时扫街比较多,对相机的体积也有要求,或者像笔者一样不太敢正面拍人(喜欢偷拍),那么有静音连拍、追焦还不错的 A6300 搭配上便宜小巧的FE28 f2是超好的选择。
如果... 你只买一台相机,别考虑 A6300了,选 A7 II 吧。因为全画幅是一种病,说多了都是套路。
好了,这篇只是 A6300 的初体验文,以后应该会有更详细的评测,包括人像,风景,视频等比较全面的一篇,请大家持续关注微博 @板板熊呢,喜欢请记得点赞!
作者微博:@板板熊呢